第1章 清河鎮(1 / 1)

在楚越交界地帶有一片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,顧小五自幼時有記憶開始就生活在這一帶。

這裏人煙稀少,隻有顧小五和師傅兩人生活,自給自足,悠然自得。

“小五,別看書了,給為師從鎮上買些酒回來”,殷芸披著外衣,手裏提著空酒瓶。

顧小五,大名為顧荼,並非顧名思義,排行老五,而是幼時愛哭,“五”諧音“嗚”。

顧荼放下手中的書,從榻上下來,拿過酒壺,“前兩天剛打的酒,師傅喝的太快了”。

殷芸揉揉自家徒弟還未長開的小臉蛋,小大人的模樣,怪可愛的,“好好好,為師下次少喝點,再給你幾文錢去買根糖球吃,記著,不準拿這錢去偷買書,知不知道”!

顧荼被捏著腮幫子,口齒不清的回道;“知道了。”

離得最近的鎮子是清河鎮,大約不到三裏的路程。

背著酒壺,慢慢悠悠地走在小路上。

清河鎮位於兩國交界處,除了少數本土的居民還有很多移民來這避難的。

人多了,自然就熱鬧了,街市上除了賣糖球,飾品,糕點等小販,還有說書的,圍了一圈人,中間留著長胡子的老頭子正滔滔不絕,眉飛色舞地講著各國的奇聞異事。

顧荼來鎮上遇到這個說書的老頭,聽賣餛飩鋪的張嬸說,“這李老頭在清河鎮也有個五六年了,早些年聽說是個算命的,後來來這養老,就以自己遊曆四海的閱曆成了個說書的,賺點小錢喝茶”。

清河鎮有個不成文的規矩——“三不問”,不主動問人過往,不主動問人家世,不主動問人真名。

顧荼有空也會跟張嬸借個板凳坐到人堆裏,聽李老頭講六國的故事。

今日書店沒有什麼新書,現在回去又太早,顧荼買了串糖球坐在小板凳上。

李老頭口中,當今外麵六國互相割據,晉、楚和齊是實力相對而言較強的,盤踞於東部平原的北部、中原和南部。秦位於西南的南嶺地帶,越和吳則分局於西北。

六國互相牽製,都企圖吞並他國,稱霸天下。

顧荼對六國了解不多,唯一知道的就是師傅來自晉國。

“現如今,最為傑出的人才當屬晉國的七氏之首殷氏嫡子殷九淵,楚國最年輕的將領楚瑜,齊國太子盧絳臨”。

有人疑問:“那秦越吳呢?”

李老頭摸摸胡子:“越傳聞有一隱居的謀士,吳則遠離與紛擾和越關係較好,至於秦嘛。”

李老頭搖搖頭說:“秦我還真沒去過,南嶺那一帶地勢崎嶇,且多為蠻民,所以了解不多。”

顧荼聽著老頭吹噓晉國的軍事如何發達,楚國商貿甚為繁榮,和齊國文學的昌盛。

嚴重懷疑李老頭來自齊國,因為每次說齊國的時間最長,也更為熟悉。

手裏的糖球吃完了,顧荼撣撣衣服上的灰,將板凳還到對麵的餛飩鋪,像鋪子裏招呼一聲:“張嬸,我回去啦!”

“唉等等,小五,你師傅今天不要你帶芝麻糕了?”張嬸走出來。

顧荼搖搖腦袋老實說:“師傅前幾天天吃,吃厭了。”

背著打滿酒的酒壺,朝張嬸揮揮手,沿著來時的小路回走。

張嬸看著孩子瘦小的背影徹底消失不見,和店裏的夥計說道:“小五這孩子看著癡呆的很,其實就是太老實了,唉,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。”